第1102章 催命符

木子蓝色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番茄小说网 www.fqxsw.us,最快更新贞观俗人最新章节!

    朝廷还将北面归附的处月处密等部所在的庭州,正式设为正州,置轮台、金满、蒲类三县,又设瀚海军,清海镇、神仙镇、咸泉镇、俱六城守捉、张堡守捉、独山守捉、叶河守捉、乌宰守捉等,一军三镇五守捉。

    这庭州原就是欲谷设所据之地,在后世的乌城一带,这处位置很重要,汉代时的轮台,曾是控制西域的核心。

    朝廷这次把庭州正州化,并设立了一军三镇五守捉,就是要全面的屯兵移民,要把庭州变成跟高昌一样的一个遍地汉人和城镇、屯庄的地方。

    庭州、西州、伊州,成为大唐在西域的桥头堡,三州连成一片,成为经营西域的大本营。

    另一边,朝廷也把原隶属于吐谷浑的且末、鄯善都划出来,划入了沙州。

    原本沙州也只有敦煌这一小块绿洲之地,如今朝廷把西面大漠相隔的且末河一带的且末、鄯善都划入沙州,一来也是加强沙州,二来也是因为在地理上,虽然这二地以前一直是吐谷浑控制。

    但在地理上,他其实应当是属于西域了,处于昆仑山,阿尔金山脉的西北,且末等虽有青海道可联通陇右,但还是太遥远了。

    与沙州敦煌倒是更近,而现在且末等归属大唐了,大唐自然可以开通沙州敦煌到且末的路线,而且从敦煌到且末后,还可以直接向北越过沙漠抵达焉耆,开辟一条不经高昌的丝路南线。

    同时从且末向南行,还可开辟出直通于阗的道路。

    对于大唐来说,要控制西域,当然是路线越多越好,且末划归沙州,更利于管辖控制,也有利于开发,同时通过且末加强对焉耆和于阗的控制。

    甚至是从且末反过来影响高原上的象雄国,对吐蕃实行战略包围堵截。

    “葱岭的大小勃律国,也派来使者向大唐归附称臣了。”

    这次用兵高昌,大唐再次威震了西域各国,对西域的影响威慑力更强了,西突厥对大唐也更听话了。

    就连于阗以西隔着昆仑山脉的大小勃律,都知晓了大唐天威,主动来归附。

    朝廷已经计划趁着这波势头,加大对西域天山以南地区的控制力,计划要在十年内,完成对焉耆、疏勒、于阗、龟兹这四国的改土归流,要在那边设军建镇,增筑守捉、戍堡烽墩,从中原大量移民过去屯驻殖民。

    朝廷已经不满足于阗等国王称臣纳贡了,而是要把改造伊吾、高昌一样,将他们彻底的变成大唐的直控正州,到时几国的国王们要去除王号,成为大唐的地方官员。

    虽然任重道远,但以如今的势头来说,这个计划也很实际,可行性还是很高的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,接下来大唐大规模的进军开拓西域,以如今大唐的实力还有人口规模,每年移个几万人口过去轻而易举,而这样的移民持续下去,要不了多久,西域这些小国,就将彻底的变成汉人殖民地,那些绿洲上会与河西走廊、陇右河谷等地方没什么区别了。

    想汉朝时,河西走廓以及陇右,那也都是胡地羌地,如今不也完全成了汉地吗?

    这个基本的国策是没错的,只要大唐能够保持着如今这种势头,那么大唐控制西域就没半点问题,当天山以南诸国成了汉地后,那么天山以北、葱岭以西的那些地方,早晚也会一步步的被纳入大唐实际控制中的。

    这就是大唐战略。

    积极主动的出击,代替被动的边疆防守,剑南如此,吐谷浑如此,西域也是如此。把隐患扼杀于摇篮之中,不让他有萌芽的机会。

    大唐控制了天山以南,实际上也就是进一步挤压了西突厥再次崛起的可能,不让西突厥今后再有威胁大唐的机会。

    中午。

    就在渭河的冰上,秦琅杀鱼做饭,招待皇帝和几位老臣。

    鲤鱼焙面,刀鳅钻豆腐,鱼羊鲜锅,蘑菇炖鸡,还有绿豆芽和青菜,秦琅的厨艺一如继往的好。

    饭菜做好,冰面上的帐篷里,烤着炉子吃着饭菜,倒是十分悠闲惬意。

    李世民吃的很满意,心情很高兴,当着几位元老大臣的面,他也忍不住夸张起洛阳的太子承乾来。

    说承乾这年来在洛阳监国表现的非常好,很沉稳。

    今年初虽然贤后长孙崩逝,战神秦琼病亡,可朝廷却打赢了三场国战,年初太子灭吐谷浑于青海,秦琅再于剑南大败吐蕃,全歼其二十五万众,阵斩二十万,打的本来是高原一霸的吐蕃如今是分崩离兮,被迫称臣纳贡,诸羌对大唐也就更加的忠心。

    而西域这一战,虽然可以称是兵不血刃不战而下,但却也把敢于不服朝廷的欲谷设和高昌灭掉,不安稳的势力清除了,西域的各国和西突厥各部,也是被震慑的明明白白的。

    此两战过后,大唐新增了青海道、西昌道和天山道三道,臣服归附的羌胡蛮夷百万不止,拓地数千里。

    而这一年,李世民一直在长安,并没怎么插手朝政,太子监国却还能取得如此成绩,李世民如何不感叹心慰呢。

    “青海、西域、西川、南中、岭南皆定,朝廷下一步,得收拾漠北薛延陀了,再下一个便是高句丽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喝了两杯烫的黄酒,不免意气风发,透露出了未来目标。

    薛延陀肯定是得收拾的,而高句丽更不用说。

    在座的几位老臣,却没有人劝谏反对,其实对大家来说,以大唐如今的实力和威势,不趁现在把这两威胁清除,难道还非要留给子孙后人?

    朝廷如果没那个实力,大家当然得劝,可既然有这实力,当然还是得打。

    国威是打出来的,疆土更是打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汉之西域,大唐今已收复,然汉之辽东,大唐还未收复矣,朕得开始着手准备了,不能把这事留待百年之后,让子孙后世为难也。”

    秦琅没搭话,他并不反对,也不积极。

    早晚要打,也肯定能赢,除非如杨广那样格外的作死,非要瞎指挥,他不积极是因为如今他立的功劳够大了,尤其是战功。

    他平过大唐最后一个割据反王梁师都,也招降了代北苑君璋,此外灭吐谷浑斩伏允可汗,平党项、败吐蕃,征南蛮,开流求,镇南中····

    战功赫赫,威名无双。

    打仗这种事情,他已经不想了,正常情况下,朝廷也不太会再给他机会。

    事实上,秦琅在河曲大捷后,便主动的辞去了剑南节度使等一连串的使职,又交出了兵权,把宰相等一众官职也全都辞了,理由是要继续为父守孝丁忧。

    实际也是他在开始谋划退路了。

    李世民是一个很优秀的帝王,也是难得的那种不杀功臣的帝王,但秦琅还是有股隐忧,特别是对如今的太子承乾,很担忧畏惧。

    承乾私下对他许诺封王,在秦琅看来这却好像是一剂毒药在等着他,这许诺比赐铁券十面还可怕。

    简直就是催命符。

    连李治这等看似小绵羊的皇帝,都能在掌控朝堂后对扶立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毫不犹豫的下死手,承乾这样已经有点心理扭曲的人,将来掌权后谁能保证不会下手更狠?

    反正秦琅觉得一个优秀的帝王,尤其是那些新皇帝,是很难真正容纳旧臣的。

    如汉宣帝这样的皇帝,虽然在权臣霍光当政时一直隐忍,可是霍光一死,不还是立即对霍氏家族展开了清洗吗?

    一朝天子一朝臣。

    也许别人可能觉得秦琅是太子的老师,是东宫心腹,觉得若是太子当了皇帝,那秦琅到时自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可秦琅是不会这么天真的。

    历史上李治继承皇位后,新旧权力接替过程中是十分残酷的,贞观那些老臣几乎都被清洗了一遍,秦琅现在觉得承乾表现出来的来看,将来他若是当上皇帝,只怕手段更狠。

    这就如杨广当年为夺嫡争储,拉拢了杨素这样的重臣,他当了皇帝后,虽然对杨素是加官晋爵,可实际上却根本容不下杨素了,只盼着杨素早点死。

    李世民却对太子很满意,甚至酒后透露出这次回洛阳主持正旦大朝会,待元宵过后,要再回长安来的意思,洛阳朝廷会仍然交给太子承乾主持。

    “朕已经下旨,复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,魏征以特进知门下省事,你也起复吧,承乾虽然表现不错,但终究年轻,还得需要你们这样有能力的宰相辅佐。”

    “臣打算丁忧守孝三年期满再说。”秦琅仍然拒绝。

    李世民叹声气,“罢了,朕也不强求,打算在长安呆三年?”

    “臣正想向圣人请示。”

    秦琅说打算年后去洛阳,为秦琼在北邙山立衣冠冢,也是完成秦琼当初的心愿,替他完成跟老兄弟罗成、裴行俭他们的约定。

    待北邙山立好衣冠冢后,他打算再去趟齐州老家,到时也要在秦家祖坟为秦琼立个衣冠冢,此外还要好好修一下秦氏宗祠,趁这机会,见见秦家历城的族人们,提携下家族后进子弟,为族人置办点族产,看守祖坟的田庄多弄点田,另外族学也多置些田地,多请些老师等。

    等忙完这一切,他打算去一趟封地武安州,然后就留在那边,静心读书写书,顺便管理些封地上的家族产业,教育子女等。

    “既然你都想好了,那就去吧,给你三年长假,这些年你为朕东奔西走也确实辛苦了,好好休息一下,三年后再回朝复职,正好那时给你和长乐把婚事办了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本来今日来找秦琅,还有许多话要说,可这会却又都按下不提,君臣几个坐在冰河上的帐篷里,围着炭炉喝酒吃鱼,各怀心思。

    离去时,皇帝好似酒醉。

    秦琅扶着上马,还摇摇晃晃。

    待走远后,皇帝在马上轻笑,问身边的李靖、萧瑀等人,“朕原以为秦琅是觉得功高未赏心怀不满,现在看来却好像是怕功高震主?”

    李靖道,“圣人此言差矣,圣人乃开国之君,文治武功,赫赫无双,秦琅出将入相,确实是良相将才,但若说到功高盖主还谈不上,臣观秦太尉,虽说年轻,但却是个极老成懂分寸的人,只是想好好丁忧守孝尽人子之情,圣人莫要误会。”

    皇帝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放心,朕又不是那汉高祖刘邦,朕不会猜忌功臣的,朕只是觉得有些可惜,太子年轻,朕有心放手让他历练,却也担心无忌在洛顾不过来,房玄龄和魏征也都在家反省半年有余了,这次让他们复相,朕还是担心承乾与他们有隔阂,所以想让秦琅再次夺情起复于中枢辅佐。”

    萧瑀却道,“老臣倒觉得让秦琅休息休息也好,甚至待他丁忧过后,也并不用急着召他回中枢辅政的。”

    “何也?”

    皇帝不解。

    “秦琅是那种百年一出的不世良才,出将入相,可却还是过于年轻了一些,这次河曲大捷,朝中也有许多人弹劾他,诸如治军不力,杀俘,私赏军将等等,其实这都是些小事情,可秦琅确实太年轻,如今也才不到三十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的意思是,秦琅这样的不世出大才,应当多放在外边沉淀打磨,留给太子将来使用。若是秦琅能够在外多打磨个一二十年,待将来太子继承国家,再召秦琅回朝,则那时秦琅为百官之首辅政新主,正是得宜也。”

    萧瑀的话,充满了一个老臣的智慧。

    他不是攻击秦琅,而是为皇帝说了很有用的建言,以秦琅如今的年纪,若一直放在中枢为相,也还是有些问题的。一来长期在中枢为相的话,等到新帝继位时,秦琅估计也还很年轻,毕竟现在他也不到三十,就算二十多年后也才六十,一个宰相如果长期在中枢,执政二三十年,那么势必会有惊人的势力,到时如果他再为新朝宰辅,这不免会容易成为权臣,这是个隐患。

    二来秦琅现在如此年轻,虽说能力出众,但如果能在地方多呆些年,则能更加积累沉淀,将来秦琅若为新朝首相,也是对他大有助益。

    重要的还是要磨磨性子,太年轻又一直身居高位,就怕膨胀飘了,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是有很多的。

    “如果圣人打算把秦琅留给太子将来为首相,那么现在就要多压一压,如果圣人不打算把秦琅留给太子,只是打算自己用,倒是可以随便使用,不用讲究那么多的。”

    “如李绩么?”李世民笑着道。

    李靖、萧瑀等也都会心的笑了,李绩从武德朝到贞观如今,在并州太原一镇十几年,在外都快二十年了一直没入朝,很明显就是皇帝的有意压制,本来以李绩的资历地位,那是跟李靖、柴绍、李孝恭等一道的,还远在秦琼、程咬金等之上的,可皇帝却一直把李绩按在并州都督长史这个位置上,当然用意很深。

    李绩比李靖、秦琼也都年轻许多,又是难得的帅才,皇帝一直压着用,明显也是为国储帅。

    皇帝哈哈笑了几声,似已把萧瑀的话听进去了,纵马奔驰了起来。